HOME > 視角cool > 好人物好故事 > 在歐洲劇院舞台,聽見台灣美聲 -- 耿立

地球上最美麗的樂團-無雙團長 -- 劉學軒

台灣音樂在歐洲的第一道曙光 -- GigDiving

在歐洲劇院舞台,聽見台灣美聲 -- 耿立

好人物好故事
September 14,2016

作者 / Jean Chen 圖 / 耿立

2015年10月台灣女聲樂家耿立在義大利第31屆「瓦賽希亞國際音樂競賽」中勇奪首獎,消息傳回家鄉被譽為台灣之光。2016年6月耿立在義大利的另一場「威爾第國際聲樂比賽」中,雖然只獲得第三名,但帶給她的喜悅卻更勝去年的首奬,原因是比賽的難度挑戰和她克服萬難的盡情演出。從2008年離開台灣赴義大利深造至今,耿立隻身一人在歐洲歌劇界轉輾闖盪,自語從一開始面對語言障礙到現在漸漸「熬出頭」的感覺,充份體現了台灣人刻苦耐勞的特性和堅韌不拔的毅力。

 

耿立出生於1986年,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,自小學習鋼琴、長笛和聲樂,2008年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,師從聲樂家任蓉。隨後旋即前往義大利進修博士班,成為聲樂家Anna Maria Ferrante的門下學生。


異鄉生活的磨練

初到義大利羅馬,耿立說語言和文化差異是第一個要克服的問題,在生活上要慢慢習慣歐洲的「慢步調」,常常一個早上就只能做一件事,而在台灣可以同時做很多件事;還有礙於語言不流暢,擔心讓別人不耐煩,連去銀行辦事,她也會事先把表格先拿回家,研究好了之後再去。她總結異鄉生活,第一條件是心理要強大,而且特別需要勇氣,但對她來說,從小受父親軍人式教育的影響,讓她的個性有承受磨練的力量,幾年過去,現在的她逐漸在歌劇舞台上發光,漸漸受到各界肯定,這些就成為美麗的生命過程。


歌劇是融在歐洲人血液裡的文化

相較於歐洲生活的「慢步調」,在音樂課堂上卻完全不同,耿立觀察到,歌劇是融在歐洲人血液裡的東西,在課堂上,每個人都很準時、神經緊繃,面對音樂的執著認真態度令她印象深刻,而歌劇團隊裡的成員都很大方,願意拉她一把,帶著她一起學習,讓她這個東方人能夠完全融入圈子裡,與他們建立友誼。

 

在學習專業知識與提升歌唱能力的過程中,除了突破語言障礙,耿立被義大利改變的另一點是「如何釋放感情」,她說,一開始她覺得她已經放進了全部感情,但老師仍然說不夠,她才慢慢明白,相較於東方人的含蓄,歐洲藝術家表現情感的方式更大膽成熟,喜怒哀樂非常清楚,直到內心深處的感情都被挖掘出來,才算是「淋漓盡致」。


舞台上的女主角

經過幾年的學習與努力,耿立漸漸獲得經紀公司的邀請,扮演歌劇裡的各種角色。2014年,耿立在羅馬尼亞國家歌劇院演出《蝴蝶夫人》女主角,做為羅馬歌劇圈唯一的台灣人,演出前的她曾緊張到食不下嚥,尤其自殺那場戲情感強烈,但她只能盡量調整心態,讓自己在最佳狀態下努力的好好唱,結果演出大獲好評,也讓她深感欣慰。

 

除了《蝴蝶夫人》,耿立最想演的角色是貝多芬歌劇《費黛里奧》Fidelio,原因是女主角的性格跟她很像,她笑著補充:「而且終於是不用自殺的角色。」


穿梭國際比賽,被人發現最重要

將歌劇視為終身職業,耿立對聲樂的熱愛讓她可以長年離開家人,獨自生活在羅馬。而發展事業的前提就是盡可能讓別人看見她,所以她在幾年中,參加過多場國際音樂競賽,對她來說得獎是其次,能有機會嶄露頭角才是最重要的。2015年算是她豐收的一年,在「瓦賽希亞國際音樂競賽」(Concorso Internazionale Valsesia Musica)中,打敗來自以色列、日本及韓國等多國參賽者,獲得首獎。2016年在威爾第的比賽,競爭更激烈,從預賽到複賽,她頂住緊張和壓力,最終獲得第三名,她說這個第三名比去年的第一名更難拿,幸運的是演出水準有達到自己的期待,在實力堅強的15位參賽中獲得名次,自言是老天眷顧,讓她非常感恩。

 

「歌劇不僅是工作,也是一份文化傳承的使命。」耿立說,她的目標一直沒變,就是要走上國際舞台,雖然目前工作地點以歐洲為主,但若台灣有好的機會,她也願意回來。而對於與她有著相同志趣的學弟妹,她的建議是首先要充實自己的「語言和唱功」,以及保持自律生活,因為聲樂是種「體力活」,在台上又唱又演,精神需要高度集中。她覺得台灣也有好聲音,只要努力都有發光的機會。


 
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